這一篇已徵求過原PO者的同意才轉的
原PO者為「柯淮展」,雄工88級校友
我覺得很多觀念要教給新人
不然他們會不懂他們的方向在那
會覺得什麼都不知道就被叫去做事
我覺得還滿可憐的
希望有看到的人.... 就把他看完吧
年輕~ 還真好(茶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為轉貼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發信人: huaijhan (弦情依舊^^*~) 看板: chinese-music
日期: Sat Mar 10 03:43:54 2007
標題: 音樂比賽評語帶給我的震撼教育
原文標題是:「音樂比賽評語,帶給我的震撼教育。」
----------
投入教學工作職場,大約是在92學年度開始。
95學年度台南市音樂比賽,我臨危授命帶某國中學生參賽。
賽後我獨自留在比賽會場,小朋友先讓導師帶回學校上課。
留在會場,是為了等全部賽程結束後,領獎狀跟評語。
音樂比賽評語,不外乎寫跟樂隊演奏相關的缺點。
例如:節奏音準需多加強訓練、樂句銜接處宜注意連慣性、
樂隊聲部不齊、樂曲的表現層次可豐富些....等等。
拿到評語的時候,有一欄位評語,短短幾句卻很特別。
這位評審老師,他的評語是這麼寫的:
音樂要用心去演奏、用喜悅的心去演奏。
因為音樂是美好的,演奏音樂時要用美好的心。
學音樂、演奏音樂、聽音樂是最美好的享受!加油!
短短幾句,點出我在訓練樂隊過程中的盲點。
讓我思考許久....
思考呢,是以正面思考為走向,
想想自己表現好的地方、也想想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。
一個樂隊的演奏表現,除了學員平時基礎訓練累積之外,
再來是考驗指揮對樂曲的曲式分析能力、
樂隊的演奏,反映出訓練過程指揮對音樂的感受。
我比較喜歡教二胡。其實不要用 "教" 這個字,
用 "陪小朋友玩" 會比較洽當些。
帶樂團壓力就大了,因為要顧到孩子、家長、學校行政....
實在無法承受之重。
真正玩社團是就讀雄工時,跑很多高中、大學跟學長姐一起學音樂。
記得有雄女、高應大、中山、南台....
受到良弼學長的影響,多多認識朋友增廣見聞,
學音樂是學生時代最難忘的回憶。
而現在呢,投入在音樂教育工作職場中,
我找不到玩音樂的感覺了....
以前是為了 "玩" 而去 "學",現在是為了 "教" 非得去 "學",
在學習心態上有截然不同的感觸。
在工作壓力、學校要好成績的沉重負擔下,
我發現自己失去快樂 & 失去健康。原因是,現行教育體制已不如以往。
孩子是被動、被強迫來學音樂,為了參加音樂比賽而學音樂,
在分組課、團練過程中,在在考驗教學團隊中的每位老師的耐心。
我自己都不快樂,我怎麼讓孩子學音樂能玩得快樂呢?
隨著年齡增長,我的二胡演奏技術逐漸退化。
(演奏呢,有一定學齡的,失去黃金學齡時間,技術很難再增進。)
但也因為年齡增長,對音樂的感覺、教學經驗,
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感觸。
孩子們被強迫參加音樂比賽,他們並不快樂。
甚至有些孩子在聯絡簿寫著:我要畢業了,樂器要拿去丟掉....
看著聯絡簿,讓我很難過。
原以為我自我肯定的教學,在一個程度參差不齊的樂隊中,
經過訓練後稍微有模有樣,(至少不會讓學校師長、家長覺得丟臉。)
但沒想到,在音樂比賽壓力下,我訓練出來的學生是這麼害怕碰樂器。
我對學校深感抱歉,成績拿到了,可是我讓孩子害怕學音樂。
學校校長及導師肯定我的教學能力,因為拿到好成績。
但我深感自責,因為我知道,在音樂比賽過後,孩子不會再碰樂器了。
一個月後,我向導師口頭請辭。
自工作後忙到累到很少再 I書。辭了工作反而多了很多空餘時間,
可以多讀好幾本書。在書本中,我得到以前未解的答案。
為什麼我喜歡南雁呢?因為在中山大學,我找到單純喜悅的學習環境。
因為在南雁,我不是老師,我是跟小朋友玩在一起的害羞的學生。
工作對我來說,只是人生一小部份。
尋找了這麼久,原來我發現,我要找的是玩音樂的感覺。
在工作職場上是找不到的,
只有在學術單位學習環境中,如此單純的感覺才找得到。
我需要的是學識上的提升,及找回玩音樂快樂的感覺。
找到學習方向後,我的人生觀完全改變了。
期許有一天當我再度走出來時,能幫助更多音樂團體,
除了音樂技術上的提升,更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。
或許有一天,我會轉行不再走音樂這條路。
期許我的二胡,不再是像機械般演奏發出聲音,
而是具有音樂之生命力!帶給大家歡樂的感覺~~~~
--
我是一朵害怕陽光的~~^^
該昂首挺胸迎向朝陽時,
我卻彎腰低頭了無生氣。
只有溫柔月亮露臉時,我才努力綻放~~@@"
--
* Origin: 中山大學 West BBS-西子灣站 * From: 59.105.35.240 [已通過認證]
amour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15樣平常你不知道的事!
◎蝦米的心臟在頭部。
◎豬無法看到天空。
◎老鼠和馬不能嘔吐。
◎據說貓的尿液是夜光的。
◎世界人口50%的人從來都沒有接過電話。
◎人的心臟可以產生把血液噴出三十尺高的壓力。
◎你永遠不可能用你的舌頭舔到你的手肘。
◎Sixth Sick Sheik`s Sixth Sheep`s Sick 是英文中最難以發言的一個句子。
◎打噴嚏若過於強勁,會導致胸腔破裂?
◎如果你打電話超過一個小時,那麼你耳朵裡的耳屎會增加大概7倍左右。
◎打火機是比火柴更早發明出來的。
◎據說,在你睡覺的時候,在你不知不覺中,你會吃入70多種虫 子。
呵呵~還有最後一樣~
◎據說,90%的看過這個文章的人,都會試圖用自己的舌頭舔自己 的手肘..
(你剛才也試著舔過了吧?) :P
--
有舔的....
就認命
留言吧
amour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頭髮不要天天洗
許多女性都希望擁有一頭烏黑亮麗、沒有分岔的秀髮,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守信說,民眾應慎選洗髮精,洗髮次數應依個人頭髮油脂含量而定,要盡量避免染髮,秀髮才可能烏溜溜,長時間用同廠牌洗髮精、天天洗髮、不正確的梳頭、長期染髮,都是秀髮的殺手。
簡守信指出,保養頭髮除了髮質的美觀之外,更重要的是保護頭皮免於受到傷害,頭髮的毛囊皮膚看似微薄,卻有多層皮膚保護,表面角質層皮脂線會分泌弱酸性油脂,防止細菌入侵,保護皮膚不至於乾燥龜裂。
簡守信說,頭髮可避免紫外線直接曝曬在皮膚上、隔熱,不過,如果頭髮經過長時間日光曝曬,頭髮角蛋白中的水分會流失,容易變得枯黃而脆弱、失去彈性。
他說,正確有效的保養頭髮,應適時洗髮、常換洗髮精,梳頭也是關鍵,梳子應保持清潔、避免使用過於尖銳的梳子,梳時應用力平均,切勿用力啦斷頭髮,髮線最好經常變化,以免掉頭髮,長時間使用雙效洗髮精、潤絲護膜,容易殘留化學成分,最好定期更換、使用透明洗髮精。
簡守信說,洗頭會將髮上的油脂洗掉,最好不要天天洗頭髮,應根據頭髮油脂含量,決定隔天洗一次,還是兩三天才洗,護髮產品大部分含有矽,使頭髮表面看起來柔亮,但矽不溶於水,長時間會阻塞毛囊,容易引發毛囊炎。
他指出,洗髮精最好用一段時間就換品牌。另外,時下年輕人喜愛染髮,染髮使用的化學藥品、染料、過氧化氫,會除去皮膚毛囊裡的黑色素,對頭髮傷害大,無論染髮後如何護髮,都將是無法彌補的傷害。
amour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行動電話救命專線----112現已經統一改119
救命專線119
緊急時刻..即使收訊不良的手機撥出119專線,也可很快地獲救。
全國各地通用的119專線,在手機打開後即使沒有接收訊號,甚至電力極為微
弱,任何廠牌的手機在任何地點皆可撥通。
撥出119後,馬上會進入語音說明如下:
這裡是行動電話 119緊急救難專線..
如果您要報案..
請撥 0,我們將會為您轉接警察局。
如果您需要救助 ..
請撥9,我們將會為您轉接消防局。
接著會以英文重述一遍。
此時只要撥 0 或9,一定會有人接聽。
身處危急或登山迷途與山難時,應撥119,將可獲得即時的救助。
希望人人都能知道119這項手機功能
amour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做做~愛的回憶吧!---劉墉【轉貼】
看蜜雪兒菲佛和琥碧戈柏演的「失蹤時刻」
(The Deep Endof theOcean):
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在宴會中被人拐走了,遍尋無著的媽媽,
失去了兒子、失去了靈魂、失去了生存的意志,也幾乎失去了丈夫。
直到有一天,一個十二歲左右的男孩按她的門鈴,問她要不要幫忙剪草,
這母親才驚訝地發現,那男孩長得就像她失去的兒子。
一連串求證的工作展開了。終於在證據確鑿之後,警察逮捕了男孩的「父
親」。
那倉皇不知所措的中年男人說:
「他是我的孩子!他雖然是我前妻帶來的,但是跟了我這麼多年,
我照顧他、愛他,只當他是親生兒子。」他豈知那是他太太生前偷來的孩
子。
【熟悉味道憶舊情】
男孩被送回家,一家人終於團圓了。
只是身在親生父母家,男孩卻總念著養父。
做母親的失望了,發現即使找回兒子的身體,也喚不回他的心,她決定把
孩子送回養父家。
但是就在孩子將走,母親打開塵封的「香柏木箱」,
整理男孩早年的東西時,孩子突然怔住了,問媽媽:「這是什麼味道?」
「是你以前放玩具的『香柏木箱』的味道。」孩子童年的記憶突然被勾起
了。
從那熟悉的味道,他想起兩歲時「躲貓貓」,曾經藏在箱子裡。
他的情也被勾起了,終於肯定了「這才是真正的家」,也終於「真正回到
了這個家」。
【原來爸爸這麼親】
我有這樣的經驗。女兒八歲以前,總是跟著媽媽、外婆和奶奶,不太跟
我。
但是有一天,我找到她小時候的錄影帶。帶子是兒子劉軒拍的。
從我把女兒由醫院抱出來,坐車回家,到為她洗澡。
錄影帶放出來,女兒的眼睛突然亮了。
大概勾起她極早的回憶,發覺原來爸爸這麼親,連洗澡、按摩、塗油、搽
粉,
甚至用棉花棒清理「小地方」,都是由爸爸負責。從那天開始,她變得跟
我特別親了。
【一輩子也不會忘】
連對兒子都一樣,記得他十歲的時候,我常叮囑他注意「包皮」,
如果一直不開,容易藏汙納垢影響發育,甚至將來太太患子宮頸癌的比率
都會高。
「我不知道包皮要怎樣?」有一天,他不耐煩地對我說。
「跟你用說的,你不懂,這樣吧!」我拉開自己的褲子拉鍊講解。
我發現這樣的教法比什麼都清楚,直到前兩年,有一天我問他:
「你還記得小時候老爸掏給你看嗎?」他想都沒想就笑道:「當然!一輩
子也不會忘。」
【活在年輕記憶裡】
一輩子也不會忘,這是多強的一句話啊!
我們可能有些美好的記憶,一輩子不忘;也可能有些悲慘的經驗,跟著一
生。
記得母親中風住院時,旁邊病床的老太太,總有個老先生來陪。
那老太太已經完全不認人,也不能說話。老先生總拉著她的手,也一句話
不說。
「說,她也不懂。」
老先生有一天對我苦笑:「我只是拉著她,想我們以前的事,是她陪我,
不是我陪她啊!」
嘆口氣:「如果年輕的時候,能多留下一些記憶該多好!
直到現在才知道,老年的情是活在年輕的記憶裡。」
【情愛帳戶常查閱】
年輕時,兩個人靠追求歡愛來維繫;年老時,靠沈湎過去來維繫,
這跟老人家的存款不是一樣嗎?
既然已經不能賺了、不能生了,只好一點點使用以前的積蓄。
只是,銀行的積蓄,有存摺可以查閱;情愛的帳戶,卻沒個「譜」。
有了帶女兒和兒子的經驗,我常想,是不是應該趁著年輕,多製造些不可
磨滅的記憶;
是不是應該常翻翻老照片、放放老錄影帶,談談彼此之間的往事,
使那「情愛帳戶」裡的存款,能常被數一數。
夫妻、手足、親子之間,會不會因為別離久了,工作太忙了,
於是連過去美好的記憶都很難被勾起。久而久之,更淡了。
就關起電視,一家人談談往事吧!就關起燈,在不能做愛的時候,做做愛
的回憶吧!
我們知道自己活了多長,是因為有記憶。
年輕時美好的記憶,誰說不是我們生命的資產,以及度過晚年的積蓄?
amour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